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

itunes无法注销帐号的解决方案

我遇到了和[这个帖子](http://bbs.weiphone.com/read-htm-tid-3992546.html)一样的问题:

* 系统:WINDOWS XP
* 症状:
1. 无法注销账号,否则itunes立刻失去响应,强制关闭后无法再次打开。
2. 正常关闭itunes后再次打开程序同样失去响应,强制关闭后无法再次打开,必须重启系统或者注销。

我还没有楼主那么有魄力,他居然重装系统都没解决,我拆掉iTunes两次没解决已经就烦躁不堪了。

目前我的解决方案是首先拆掉iTunes,用CCleaner清理一下,然后到:

* 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用户名\Application Data\Apple
Computer\Preferences
把看似与itunes有关的删了,keychain也删了。大概至少有com.apple.iTunes.plist,keychain.plist
这两个应该是记录和itunes用户相关的信息。
* 之前,我也已经把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用户名\Application Data\Apple
Computer\iTunes文件夹给删除了。

在此之后,我再重新安装了iTunes 10.5.3.3,进入以后已经完全没有用户信息了。跟新的一样。暂时还没有再次出现没有响应的问题。

供同样遇到此问题的人们参考。

Posted via email from goldengrape's posterous

2012年2月18日星期六

美国大使馆招聘外籍人员笔试题解答(9题答案全)

实属无聊,解答一下网传的[美国大使馆招聘外籍职员笔试题](http://ww3.sinaimg.cn/large/019c1048jw1dq6h3z2x4sj.jpg)

* 历史:描述罗马教廷从起源到现在的历史,主要集中在其对欧洲、亚洲、美洲和非洲的社会、政治、经济和哲学方面的冲击上。
* 医药:你有一个剃须刀片、一片纱布和一瓶苏格兰威士忌。怎样切除你自己的阑尾。
* 演讲:2500名疯狂的游击战士正在对这间房间发起攻击。让他们冷静下来。你可以使用除拉丁语和希腊语意外的任何一种古代语言。
* 音乐:写一段钢琴协奏曲,你将在作为地下找到钢琴,请演奏出来。
* 心理:基于你对其作品的认知,评估一下各位的心理稳定性、适应能力和压抑程度,包括:拉美西斯二世、纳西昂的格利高里、奥卡姆的威廉和汉谟拉比。引用他们各自的作品原文来支持你的
论点。
* 社会学:预判随着世界末日到来,所伴生的社会学问题。建构一个实验,来测试你的理论。
* 工程学:一部来福枪的零部件已经摆在你的桌子上,旁边还有一份用斯瓦西里语写的装配指南。10分钟后,一只饥饿的孟加拉虎就将冲进来。你可以采取你认为合适的一切行动,但要解释你的决定。
* 政治学:请开始并结束第三次世界大战。证明你立场的正义性。
* 物理:解释事物的本质,解释数学的发展对科学研究的冲击。

答案:

* 用半瓶苏格兰威士忌去酒馆请人喝酒,结拜亡命打手甲。与亡命打手甲一起抢劫银行,获得巨款。用剩下半瓶酒灌醉打手甲,用剃须刀片将其杀掉,用纱布清理指纹痕迹。拿钱去医院排队挂号看病做手术。
* 做阑尾剩下的钱,购买黄金,铸成金币,装入透明塑料袋,在2500名游击战士进攻时,抛出一枚金币,并且摇晃钱袋,以金币碰撞声这种跨时代、跨地域的语言发表演讲。获得游记战士2500名。
* 带领2500名疯狂的游击战士四处烧杀抢掠,获得大量金银。但劫掠中自身并不露面,只约定暗号,游击战士劫掠后收到暗号立即撤退。同时宣布世界末日即将到来,人类自身的黑暗面将导致互相劫掠的事情发生,信我者,散其财,保平安。获得大量财富,建立教廷。
* 自封教皇,培养骑士团,必修斯瓦西里语。某日终于见到桌上出现来复枪零件摆满桌子,另有装配指南。从容指挥骑士团灭掉孟加拉虎。大批量仿造来复枪。
* 利用来复枪的优势,横扫古代各个大陆,掘出拉美西斯二世、汉谟拉比相关文物碑文,铲除之,伪造成末世预言,篡改纳西昂的格利高里的『圣化』概念,加于自己的教廷,以奥卡姆剃刀为理论依据铲除其他宗教。
* 利用教廷的扩张,建立政教合一的大帝国,某日在教皇厅顿悟事物的本质,写下42。从铁王座地下找到钢琴,和一个苏格兰威士忌空酒瓶。奋力砸烂钢琴,扬长而去。帝国崩溃,世界大战爆发。

由于问题其实很无厘头,比如医药,起码还应该给出针和线吧,比如工程,斯瓦西里语中对来福枪零部件是如何描述的呢,比如物理,并不是解释事物本质的学问,所以按照问题的思路亦可以给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答案。写答案的时候急促,没有仔细考虑时间关系,所以有矛盾的地方。

Posted via email from goldengrape's posterous

2012年2月9日星期四

收纳学导论:2.可收纳集合与不可收纳集合

2.可收纳集合与不可收纳集合。

从收纳行为与逆熵场的关系,易推测被收纳东西的诸多属性中,与熵相关的属性也是和收纳有关系的。以此来规制可收纳集合与不可收纳集合。

由于熵与物体的自由度有强联系。因此也可以根据被收纳物体的自由度来判定。

* 对于大型的不可移动的家具,显然在观察时间内和精度内,其自由能是不发生变化的,dS=0,比如床、书架、桌子之类,或者墙上悬挂的照片、装饰品等。因此讨论它们是没有意义的。
* 对于非上述物体,要考虑收纳前后物体自由能的变化,abs(dS)越大,说明收纳行为越具有意义。因此通过收纳前后dS作为区分可收纳集合与不可收纳集合的标准。收纳前后物体的dS>阈值时,认为其属于可收纳集合,反之属于不可收纳集合。

需要注意的是:

* 考虑单一物体的dS是有问题的,物体往往和周围物体要发生交互。典型的例子如充电线和数据线。这些线材本身的自由度极大,散乱放置与捆扎好时完全不同,易知是属于可收纳集合。不仅如此,线材在同时出现在有限空间的时候,更倾向于互相缠绕,最终形成盘根错节的终极缠绕平衡态,熵达到最大值。因此在收纳的时候,一方面需要恢复线材本身的捆扎状态,另一方面还要阻断线材之间的交互特性。
* 另一条忘了。

Posted via email from goldengrape's posterous

收纳学导论:1.关于逆熵场的学问

目录:
1.关于逆熵场的学问
2.可收纳集合与不可收纳集合
3.购买熵还是负熵
4.能变形的家具都是耍流氓
5.结构化收纳
6.结构化的粒度
7.扩展边界
8.不再收纳

1. 关于逆熵场的学问
正如发明吸尘器的绝不是扫地扫得好的人,研究收纳学的,家里也不见得就是清洁干净的。但在一次次的收纳中,从实践总结出规律再上升到理论,收纳学就逐渐显现出来了。本课程就是关于收纳学的简略概述。

借用热力学的定律,封闭孤立的系统中,熵总是不减的。对于一个房间来说,只要有人类活动,特别是有宅男活动的时候,房间内的熵是容易增加的。往往需要老妈或者老婆暴怒以后,在其协助或胁迫下,风卷残云般将屋子里收拾一遍将熵降至最低。但这种收拾屋子往往是破坏性的,房间整洁以后的后果是东西找不到,浑身无数别扭。房间在短时间内又会迅速恢复到混乱的宿命中。

对于房间内有一个宅男来说,S=a*ln(kt+b)+S0,其中k为折腾系数,如果是DIY宅系,k的数值可以相当大,收纳是能够显著性的降低常数a,将a/.->a/c 因此将收纳的强度c称为逆熵系数。

收纳行为,相当于在房间内施加了一个逆熵场,能够减缓甚至阻止时间的行进。

Posted via email from goldengrape's posterous

2012年2月8日星期三

太空毯的材料改造

Pet

太空毯,或者叫做救生毯,是NASA在1960s为太空项目开发的薄膜。以前参观华盛顿的航空博物馆时,我在纪念品商店里发现了这种东西,折叠好的太空毯只有巴掌大,展开以后是一个2M×1.5M左右大小的薄膜,非常轻,闪着金属光泽。

这种薄膜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强力反射热辐射,wiki上说能够达到97%的反射率,印象中包装上介绍是80%以上。所以是用来隔热的,由于轻便,可以方便的用在救灾急救上。wiki中更提到塔利班用这种东西来阻挡热信号,用来隐藏自己,这里有对NATO 大兵的采访

美国卖的5$,数年以后在淘宝上用救生毯的名字搜索到,只要5元人民币。于是又买了一张,常规放在急救包中。

太空毯的材质是有金属涂层的PET薄膜,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化学式为-OCH2-CH2OCOC6H4CO- 英文名: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,还可以用在各种塑料包装上,比如薯片的包装袋之类。这种材料有个问题,就是太脆,所以在晃动的时候会发出嘈杂的响声,哗哗的,我想是在振动的时候,局部的PET膜突然形变振动发声。这个问题其实严重限制了太空毯的使用,我无法把它用在衣服、鞋或者当毯子来用,因为太吵了,晚上睡眠受影响,白天如果穿出去哗哗的引人注目。

所以,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使PET材料变得柔软些。

方案:保鲜膜+双面胶

保鲜膜的成分是PE也就是聚乙烯,这是足够柔软的东西。用双面胶将保鲜膜和太空毯两者贴在一起,形成PE/PET的双层膜,这样两者的脆性平均了一些,并且厚度增加了,最终的结果是振动时的噪音显著性降低。在小块的测试中,已经和普通布料振动时的噪音相当了。

问题:现在的问题是粘接的操作比较复杂,不能完全将PET膜抻平,在粘贴的时候容易出现很多的折痕,于是有折痕的地方硬度更高一些,整个复合材料显得僵硬,如果直接接触皮肤的话应该会不舒服。还有个问题就是双面胶的用量很大,一卷双面胶也就粘了1.5M*0.3M的样子就没了。如果能够在太空毯生产的时候直接将PET膜和PE膜聚合在一起或者用液体的粘接剂粘合在一起就好了。

应用:这种材料做衣服或者斗篷最好了,其实以前出差旅游的时候有个严重的需要,起飞和降落地点的温差会非常大,寒冷的时候一般只是从家到机场,为此把羽绒服带上就要带一路,很麻烦。用金属涂层PET/PE膜做成外套的内衬,应该是很轻便的。

Posted via email from goldengrape's posterous

2012年1月18日星期三

办公室建立图书馆的可行性研究

Introduction

房价和房租这么高,我家里收拾东西的原则是

  • 如果:这个东西占地面积*房租(或房价)>>该物体的价格
  • 那么:就要考虑是否把该物体扔掉

但是,书籍还是有些舍不得。因此,就把自己闲置不看的书放进办公室或者附近的公共场所(相熟的咖啡馆?),共享给他人。不过,毕竟是自己买来的书,有些不舍,而且万一需要查阅什么东西,还是希望能够找回来用的。

材料与方法

首批共享的书籍列表:

由于距离不远,将这一组书放在了某大公司。(没有书架的公司不是好公司)

我在每一本书的空白处写下了自己的email,请借阅者在把书拿回家和归还的时候都给我发个email,这样查询email就可以知道自己书的去向,如果需要查阅什么资料,只需要按email给借阅者发个信即可。为了避免大量email的干扰,可以用gmail的filter,比如留下email地址是:abc+book@gmail.com这样的地址会发给abc@gmail.com,并且加上book的tag,再用filter直接给存档就好了。如果有自己的独立域名,也可以用google app,绑定email到gmail服务上,我现在就是用这种方法,但比较复杂,此处略。

结果

这组书籍已经被某大公司接受,《这就是搜索引擎 : 核心技术详解》当天就被借出,并收到借阅email。顺便说,这本书是作者亲赠的哦,写得还不错,对于我这种技术外行都可以看懂。

讨论

  1. 可以制作更精美的借阅卡或者借阅章,将email信息印制在书上,或者有打印机的话,可以打印二维码,贴在书上。
  2. 在书籍量不大的时候,email的数据管理方法不是太复杂,而且无需其他投入和维护。
  3. 对于借书者,没有能够查询书籍去向的方法,只能借阅书架上有的书籍。所以没有查询、预约的功能。因此好像不太适合公共图书馆,比较适合一些闲书。
  4. 书架上缺乏索引机制,要找某本书,只能遍历一遍。书多了是个灾难。建议按照某种顺序来排列。考虑到维护的人力成本,不失一般性,建议以ISBN的序列号来排序。
  5. 某大公司DIY事业部,是否可能做出RFID的书籍呼叫系统呢?需要找哪本书的时候,用找书机呼叫一下,该书就自己答应一声。卡片状的RFID就很合适。

Posted via email from goldengrape's posterous

2012年1月4日星期三

如何制造一个『实名』

本文是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md5-password-creator/ 的原理说明,利用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md5-password-creator/downloads/list 中列出的程序,每个人都可能制作出自己的『实名』,通过网站的实名验证。继续匿名的使用网络。

『实名制』是邪恶的。『实名制』将可能会产生自我审查,你在发言之前,要考虑到是否有人可能会威胁你自身,或者威胁你的社会关系,于是你的发言就要有所顾忌。在实行实名制之前,你的网络身份仍然可能是暴露的,但是只有少数人通过技术手段才可以获得,但是实行实名制之后,自我审查的压力会大得多。这个大陆旁边正好有两个栗子,一个是西朝鲜,一个是北台湾。

代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。在代码的世界里,代码说了算。下面,我会解释如何产生一个『实名』的代码,将代码的力量赋予你。

要产生一个『实名』,要满足两个条件,一个是不重样,一个是不走样。所谓不重样,是指每一个网站可以产生不同的身份,不同的人,可以产生不同的身份。所谓不走样,是指同样的条件产生同样的身份。基于MD5密码生成器的原理,我们也可以用HASH的方法来产生新的不重样不走样的身份。

MD5密码生成器的基本概念是利用HASH函数,子密码=MD5(主密码+网站名),于是对于同一个主密码,只要改变网站名就可以产生无数不重样,不走样的子密码。『实名』生成部分,就是以每一个网站的子密码为种子生成的。

*  生成身份种子:

1. 首先生成子密码=MD5(主密码+网站名+时间代)
2. 将以16进制的子密码转换成10进制的数
3. 为了避免从生成的身份推导出子密码,所以稍微加了一步MD5和撒盐的可能:
var ID_decimal=hex2dec(md5(str_md5+md5("")));
这里的 ID_decimal就是生成的身份种子,这是一个32位的10进制正整数,是由主密码,网站名和时间代唯一决定的。从这个身份种子出发通过同样规则产生的信息也是不重样不走样的。

*  生成姓名:

中国人的姓名包含几个部分:第一个字是姓,考虑到算法的复杂性增加,暂时不加入复姓了,第二个字是辈分,第三个字的偏旁是表示兄弟姊妹的关系,最后半个字是自己的。产生姓名的基本 策略是从可选的字列表中挑选一个字,挑选的方法为了和身份种子产生关系,所以我使用了求余的计算。

var surName=surNameList.substr((ID_decimal.substr(0,10)) % (surNameList.length),1);

这句是说,把身份种子的前10位数字取出来,除以入选的姓氏数量,取得余数,然后从姓氏字列表中挑出余数所代表的那个字。这样的算法保证了一定可以从姓氏列表中挑出一个数字,不会出现选了百家姓中的30个姓,结果算出余数=31。

姓氏的列表是百家姓的前65位,基本可以涵盖大多数人的姓氏了。

名字的中间字和第三个字的算法类似, 如果你想让生成的名字都带有某个偏旁,就可以把同一个偏旁的字放在列表之中,如果自己一时想不出那么多,除了元素周期表,还可以从 http://www.douban.com/note/186053601/ 这里面查查。我暂时比较偏爱斜玉旁的汉字,都是代表了某种玉石,透着非普通青年的范儿。

var middleName=myNameList.substr((ID_decimal.substr(10,15))%(myNameList.length),1);
var myName=myNameList.substr((ID_decimal.substr(10,10))%(myNameList.length),1);

注意从32位身份种子之中挑出来做被除数的数字,每次的起止位置应该不一样,否则姓、名之间的相关性就太高了。能够产生的名字总数就少了。

*  生成性别:

性别的生成不过是从『男女』这个长度=2的列表中挑字而已。

var gender=genderList.substr(ID_decimal.substr(20,10)%(2),1);

*  生成注册名/email ID:

在我刚刚提出用MD5计算密码的时候,果壳网上有位先知非常逆向思维的提出应该将用户名也加密,生成各自不相同的用户名。这实在是一个对抗社会工程学的好方法,使各个网站的身份数据完全隔离开来。

生成注册名的时候我比较懒惰,直接截取了一部分子密码的尾部,有一定潜在的危险。
var mailID=str_base64.toLowerCase().substr(20,8);

*  生成ID号码:

这才是整个程序与身份相关的重点。理论上身份证号和姓名是一一对应的,并且可以到公安部的数据库中可以查到。但毫无疑问,政府是贪婪的,查询一次这样的数据需要人民币5元,也存在有背景的企业能够分一杯羹,到一个叫做『国政通』的企业去查询,一次查询的费用降低到2元。

认证一个身份2元是个什么概念呢?新浪在报告中声称注册用户有2亿,也就是说其中全部通过身份认证下来需要4亿人民币,即使国政通给新浪批发价,打一折,也是4千万之巨。这个行动可以很清楚的从新浪的财报中看出来,如果没有这笔支出,新浪一定没有去国政通认证,同理其他互联网上市公司也不可能去做的。那么国政通甚至公安部是否有可能免费给网站做身份验证呢?这不是降低GDP么,用脚趾头想想也不可能。而且如果免费了,或者超低价认证身份了,马上就有新公司可以打着认证到旗号,把整个数据库给剥出来。

是否有可能由国家财政拨款补贴呢?显然有可能,拿纳税人的钱治纳税人。那补贴可不是仅仅给新浪一家4亿,而是新浪、搜狐、网易、腾讯每家4亿。那样的话,我也去开个小破论坛,生成一堆实名认证要求,去申请补贴。记得有本书叫做《民主的细节》,看来《专制的细节》应该是本更厚的书。

那么现在互联网企业是如何进行『实名』认证的呢?他们其实只做了一步,就是检查身份证号码是否是一个合法的身份证号而已。也就是用身份证校验算法去验证最后一位和前17位之间的关系。

身份证号码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1643-1999《公民身份号码》之中进行了详细的规定。在维基百科上也有详细的解释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号码

下面引自维基百科:

18位数字组合的方式是:

1
1
0
1
0
2
Y
Y
Y
Y
M
M
D
D
8
8
8
X
地址码
出生日期码
顺序码
校验码
  • 地址码指的是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县(市、旗、区)的行政区划代码,如110102是北京市西城区
  • 出生日期码表示公民出生的公历年(4位)、月(2位)、日(2位)。
  • 顺序码是给同地址码同出生日期码的人编定的顺序号,其中奇数分配给男性,偶数分配给女性。
  • 最后一位是校验码,这里采用的是ISO 7064:1983,MOD 11-2校验码系统。校验码为一位数,但如果最后采用校验码系统计算的校验码是“10”,碍于身份证号码为18位的规定,则以“X”代替校验码“10”。

校验码计算方法

  • 1. 将身份证号码从右至左标记为a1即为校验码;
  • 2. 计算权重系数
i
18
17
16
15
14
13
12
11
10
9
8
7
6
5
4
3
2
1
Wi
7
9
10
5
8
4
2
1
6
3
7
9

Posted via email from goldengrape's posterous